朝夕往复,月落日升,没有什么事物能一成不变。正如人从出生走向死亡,化万物而生,化万物归去,这是自然循环的流程。人们惧怕死亡,是惧怕这走过诸多风景,经历过美好的思维变成永恒的沉寂。沈阳墓园前十位之所以能忍受生活中的痛苦磨难,不仅是因为生存的本能,也是为了追求思维的自由,希望能体验更多人生的佳境。
人的一生,在得到很多物质和精神满足的同时,也会伴随各种丧失。其中,配偶去世和亲属去世,是人生重大的压力事件,那种失去至亲之人的悲伤体验,常常被称为丧亲之痛。因为,对当事人来说,意味着在现实层面彻底失去某个关系密切的人,在情感层面因为遭受损失而倍感打击。
需要普及的知识是:一个人丧失亲人后的悲伤体验不仅仅是身心本能的反应,悲伤和哀悼体验本身也是心理上自我排遣、自我疗伤的过程。这个过程短则数月,长则两三年,大部分人能从悲伤中慢慢走出来恢复正常的生活,也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不能完全放下。
在这个体验悲痛,走出哀伤的过程中,大部分人都会经历三个阶段的不同反应。
在悼念仪式上,致悼词和个人对逝者的哭诉成为其中合理的一部分,使得个人的痛苦得以用社会和文化可以接受的方式释放;还有清明节、忌日的祭扫,是一种有规律性的看望,通过与过去、与失去的亲人用这样特殊的方式连接,也是给活着的人一个机会表达感情、寄托思念。通过这种有形的操作程序,使得亲人去世这件事情具体化,帮助活着的亲人认识和接受逝者已经离开的事实。
此外,活着的人还可以做一些事,怀念逝去的亲友。如给逝者写信,把心愿以及想说的话写下来,然后烧掉;写日记,把情绪表达出来;种花或种树纪念;加入到逝者所从事的事业和活动中,以此表达纪念和尊重。
不要再悲伤,不要再难过。人生在世,要体验所有美好,历遍所有磨难,苦乐掺杂,才是人生常态。而最重要的是,要有开阔的胸怀,洒脱的心态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对自己说,我来过,足矣。